软装学院NEWS

化州软装设计广东正在协调移动运营商安装防范垃圾短信软硬件

日前,中央电视台“3·15”晚会上,分众传媒旗下无线广告媒体子公司分众无线就被指为垃圾短信重要源头,以及泄露手机机主个人资料的罪魁祸首。据中央电视台的报道,分众无线通过“花钱,用关系”的法子从银行、汽车修理处等地方获得手机用户的资料。

据央视报道,整体软装售楼部售楼中心,分众无线技术公司将两家国内知名的短信技术公司收归囊中。分众无线员工表示:“在完成资源整合以后,分众无线获取了更多的信息,分众无线是这样宣传的:无线广告针对性极强,广告想给谁看,就给谁看,中国手机用户5亿多,我们掌握全中国一半手机用户的信息。”

该报道还提到,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老百姓,从手机号码、家庭住址、收入水平,分众无线都将信息囊括其中。甚至有一家公司里面“从董事长、下面总监、副总经理,他们家住哪、几楼都清楚。”潘石屹这样的知名人士信息也被“网罗”。分众无线员工承认:“你只有一个号码不值钱,你分析出来的属性越多,像用户的工作、习惯、爱好,就肯定越贵。你想一条信息有可能别人卖1角,你卖10元,属性越多越值钱。

根据我国宪法,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昨日,本报报道《过半手机两周收垃圾短信30条》(详见本报3月18日A21版)推出后,社会各方反响强烈。另外,中央电视台曝光分众无线、世纪众凯成垃圾短信的重要源头。有读者表示,治理垃圾短信要像当年打击“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个个出力。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短信群发器“助纣为虐”最直接。省内移动运营商均已积极采取技术手段阻隔垃圾短信,工商部门也在逐步加强对短信广告的监管,省通信管理局则明确表示将继续推动手机实名制法规的出台。

文/记者李光焱

分众无线被曝光是垃圾短信元凶

“中国移动没有发布商业广告的资质,因此我们不会发布商业广告。并且我们更注重品牌价值,不会为了所谓的广告信息费而给垃圾短信开绿灯。”广东移动数据中心的相关人士表示。

据广东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正在改造短信系统、开展短信过滤业务的试点。短信过滤业务针对垃圾短信或恶意短信骚扰等情况,为用户提供关键字、主叫号码、接收时段(可选)、黑名单(白名单)等过滤服务。另外,今年1月~4月广东移动试点手机客户端短信过滤产品。而广东移动建立屏蔽系统对于梦网1062、1066等端口及其扩展端口下发的短信将实现实时屏蔽。

广东联通也表示,该公司将有专人解决垃圾短信的投诉。据悉,广东联通已建立10010全国统一短信投诉举报平台功能,引导和鼓励客户举报垃圾短信,设置专人收集、汇总、跟踪各类不良信息,酒店会所KTV水会,及时向社会发布垃圾信息警示案例,帮助客户识别。在广东联通今年推出的10条服务举措,其中就包括垃圾短信治理措施。据悉,该公司将逐步在全省推出客户自行屏蔽垃圾短信号码的功能。

短信广告应纳入规范管理

广州市工商局

加紧开展短信过滤试点

移动运营商

这样的短信不少手机用户都收过。

“叮叮。”凌晨,汪先生被清脆的手机短信提示音惊醒,软装设计,出于职业习惯赶紧摸起手机看短信。“广州猎鹰侦探公司婚外情调查拍照取证,拆散……”刚看完开头,汪先生条件反射地将这条短信删除。睡眠被残酷地破坏了。

“这简直就是午夜凶铃啊。”大呼被垃圾短信搞得“很烦很郁闷”的汪先生向记者诉苦,楼市广告、代开发票、情色信息这些短信搞得他不胜其烦。现在,他几乎每天都要收到6~7条垃圾短信,多的时候一天十几条。从事塑料生意的吴先生也表示,垃圾短信非常磨人,但由于怕错失生意,不得不逐条阅读删除,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向记者表示,对垃圾短信应该像对过街老鼠一样见之则打。

业内人士表示,垃圾短信爆发,短信群发器“功不可没”。广东移动数据中心人士表示,据他们拨测,现在垃圾短信发送方往往开一批卡,连号群发信息。“通过短信群发器,发一条短信最低只要1分5,高一点的要2分一条,当然也有超过1角钱一条的,但是这样的业务很少。”记者通过电话与一位自称可以代开税票的蔡小姐联系,得到这一信息。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多接口的联体群发器则“威力”很大,在十几分钟内,群发1万条短信不成问题。因此,该人士认为,软装设计,治理垃圾短信,对短信群发器的性质宜早做界定。

短信群发器成扰民的主要工具

“取证难,监管过程存在一定难度。”广州市工商局广告管理部门表示,短信中的楼市广告、车讯等明显属于广告信息,应该按照相关广告法律法规要求纳入规范管理,但目前手机广告信息属于监管难点。

该部门表示,执法需要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而现有法律法规在这方面操作性的规定还有待完善,暂时还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管。该部门建议,在目前的条件下,若短信广告内容不实,消费者应及时通过书面材料向工商局、消委会或政府信访部门、通信管理局等部门如实反映。一旦接到用户的投诉,该部门将采取相应行动。

另外,省通信管理局网络与信息安全处、政策法规处处长杨云才透露,软装设计,针对垃圾短信,通信管理部门一直在研究对策,也正在协调移动运营商推广安装手机终端防范垃圾短信息软硬件,使用户能自主确定是否接收相关短信息,避免因治理垃圾短信而侵权。另外,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推动手机实名制法规的出台。